近年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秉承“修己明志、精艺济用”的精神,大力推动非遗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把民族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积极推动民族美食餐饮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为非遗传承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力。
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烹饪工艺与营养”“中式面点”“酒店管理”等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工学融合,从课程、专业、氛围三个层次将非遗技能传承课程融入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其他专业学生推送“菜单式”课程,做到“应修必修、人人可选”,推动学生专业培养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同行。
区别于传统师徒制的教学模式,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美食制作技艺传习创新与人才培养实践,特邀国际烹饪艺术大师张正雄为顾问,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钊、重庆市政府表彰中式烹饪(食品雕刻)一等奖获得者曾凡文等15位大师组成“大师指导团队”,开展项目式教学,打造非遗传承精品课程,现已开发出宴席菜品60余项,菜品规范13项,推广到企业和农家乐。
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非遗传承的基础上,学院实施“1+X+1”(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民族文化特质)文旅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师生团队设计制作的“土家印象”“盛唐茶宴”等宴席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建设传承基地
深挖地域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培养文旅类相关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大力建设传承基地,打造融合非遗美食文化教学、体验、创新、创业与于一体的非遗美食制作技艺传习中心,在建国家级非遗美食(传统面点、烤鸭、牛羊头泡馍、酱肉等)6个大师工作室、50个工坊,面积5000平方米。同时,学院以地域特色为基础,深挖饮食类非遗文化内涵,打造品牌美食IP,凸显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目前,技艺传习中心已开设黔江鸡杂、黔江绿豆粉、脆红李保鲜等市级非遗技艺27项,彰显校本特色与区域特色,通过校企合作让非遗在产业化、市场化中赢得新生,助推职业院校服务地方发展。
开展多元活动
营造非遗文化氛围
传承非遗饮食类文化,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筹备了种种活动,线上与线下结合,并与旅游、研学等挂钩,搭建多元化的饮食非遗交流平台。在校园美食文化节上,可品尝美食、可技艺展示、可DIY体验,参与人数数以百计,反响热烈。除此之外,大师面对面、非遗进校园、节日嘉年华、美食知识讲堂等活动更是激发了公众的热情,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大家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将非遗传承教育融入职业人才培养,不断发掘非遗饮食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饮食文化多元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持续推动非遗饮食类项目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通讯员 王瑶 文/图)